恙虫病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因为这种病经常发生在野外工作的人身上。它是一种传染病,发病的时候有很多症状,与常见的发热等很相似,所以会延误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什么是恙虫病,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什么是恙虫病 2、恙虫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
3、恙虫病的临床表现与症状 4、恙虫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5、恙虫病的检查项目 6、恙虫病的预防措施
7、恙虫病的传播
什么是恙虫病
恙虫病又成为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是它的传播媒介。
这类患者经常在野外作业,病毒潜伏期是5~20天。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合并症多,很容易导致多脏器的损害。
本病起病急,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严重的人甚至因心肺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被恙螨幼虫叮咬的原发感染部位经常存在溃疡或焦痂及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
恙虫病的病原体为恙虫立克次体,又名东方立克次体,它是一种细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外形呈短杆状和双球状。
长约0.3~0.5μm,宽约0.2—0.4μm。经姬姆萨染液染色后呈紫红色。在电子显微镜下其结构与其它立克次体大致相似。
从不同地区分离的恙虫立克次体,其毒力强弱不一。强毒株能产生强烈的毒素,其性质与普氏及莫氏立克次体的毒素相类似,但其抗原结构与性质则不同于其它立克次体。
恙虫立克次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0.1%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中经数小时即失去活力,但在低温或真空干燥的条件下却能存活很长时间。
分布恙虫病广泛分布于从半沙漠地区到高山草地,从热带森林到海滨的各种不同地带。
在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包括日本、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滨群岛、新几内亚及其附近岛屿及澳大利亚等地均有本病流行。
我国西南部及东南沿海诸省如广东、福建、浙江、台湾、广西、云南、及四川等省均先后报道有本病存在。
传染源恙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野生啮齿动物,特别是各种鼠类。此外小歌鸟、家禽、野鸡也可能是恙虫立克次体的储存宿主。我国恙虫病的动物储存宿主为沟鼠、司氏家鼠、食虫鼠(suncurmurinus)、黄胸鼠、白腹鼠以及田鼠、地鼠等。
恙虫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
一、羌虫病的病因
恙虫多生活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丛林、河湖岸边、草地及农田的土壤中,其幼虫遇到鼠类等动物时,可附着于其体上叮咬吸血。
如被叮咬的动物带有病原体,则幼虫受感染,病原体在幼虫体内繁殖并传给第二代幼虫,第二代幼虫叮咬人即能传播恙虫病。
吃东西老是噎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很多的原因都会造成吃东西噎着,有些人不知道吃东西噎着怎么办,今天小编为了广大群众的健康,准备了吃东西老是噎着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吃东西老是噎着
一部分食管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在吃东西的时候噎着,如说食管狭窄,食管反流,以及食道癌等的食管疾病。
食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食道疾病,有先天性和后天性食管狭窄之分,是造成吃东西老是噎着的重要原因。
先天性食管狭窄是指生后即已存在的因食管壁结构内在狭窄的畸形。
特征表现是进餐后的食物反流,摄取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时症状更加明显。
反流物中主要为唾液和消化不良的乳汁或食物,并无酸味亦不含胆汁。
患者可出现呛咳或发绀。
年长儿受事物压迫气管或支气管,产生喘息。
先天性食管狭窄的特征表现是进餐后的食物反流,摄取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时症状更加明显。
反流物中主要为唾液和消化不良的乳汁或食物,并无酸味亦不含胆汁。反流食物进入气管,患者可出现呛咳或发绀。
有些年长儿,由于近端食管异常扩大,成为存有食物的囊袋,可以压迫气管或支气管,产生喘息。
查体:无特殊病理体征,有些患者可有营养不良或贫血。
食管的两端,即第一和第三狭窄部经常处于闭合状态,前者阻止在吸气时空气从咽进入食管,后者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
第二狭窄部由邻近的主动脉弓和左主支气管挤压所致,此狭窄部并不影响食物的通过,也无生理功能上的意义,但第二狭窄部常是异物嵌顿滞留及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吃东西老是噎着怎么办
如果患者还能讲话或咳嗽,表明气道没有被完全阻塞,尽量让他自己咳出较好;
如果患者意识比较清醒,但无法咳出噎住的食物,可以用海姆利克操作法,就是顺着患者的上腹部向上迅速施压,靠产生的冲击气流将食物挤出气道,这样就可以解决噎着的问题。
如果患者已呼之不正常,应该立刻扳开他的嘴,用食指贴着他的口角一侧,需要伸入到口腔深部向外做钩扫动作,直至清除食物即可。
若以上尝试均不奏效,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总结:上述介绍的是吃东西老是噎着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按照上述的方法处理,如果效果不是很好,就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与治疗,以免对自己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您还想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继续阅读下面的文章。
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气温降低,恙虫怕冷,遇有机会,便爬上人体,寻找温暖、潮湿、气味较浓之处叮咬从而造成传染。
立克次体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杆状,大小为0.3~0.6μm×0.5~1.5μm,革兰染色呈阴性,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在涂片染色镜检中,于细胞质内,尤其是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质内,常于胞核的一侧可见呈团丛状分布的恙虫病立克次体。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如沟鼠、黄胸鼠、家鼠、田鼠等。野兔、家兔、家禽及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
恙螨幼虫是本病传播媒介。恙螨种类近3000多种, 但能传播本病者主要为地里恙螨,红恙螨与高湖恙螨。
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稚虫、蛹和成虫。仅幼虫营寄生生活需吸吮动物的体液,其余发育段皆为自营生活。
由于幼虫一生中仅叮咬动物或人一次,所以由恙虫病感染鼠类获得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在当代无传播机会,经稚虫、蛹、发育为成虫产卵。
立克次体经卵传至下一代第二代幼虫,当第三代幼虫叮刺动物或人时,立克次体随唾液传入新的宿主,故称为隔代传播。
二、羌虫病的发病机制
人被受感染的恙螨幼虫叮咬后,恙虫病立克次体先在局部繁殖,然后进入血流,产生立克次体血症,再到达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毒血症临床表现,恙虫病立克次体死亡后所释放的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
在局部可引起丘疹,焦痂和溃疡,在全身可引起淋巴结肿大,焦痂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尤为显著,淋巴结中央可呈坏死,浆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中可见黄绿色渗出液。
内脏普遍充血,脾常充血,可肿大2~5倍,肝亦肿大,心肌可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症。
可有局灶性出血或变性病变,肺可有出血性肺炎或继发性支气管肺炎,脑可出现脑膜脑炎,肾脏可呈广泛性急性炎症性病变,胃肠道常广泛充血。
本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在血管系统,可见局灶性或广泛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肺,脑,心,肾最为显著,血管周围可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重型患者可见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及血管壁坏死,破裂,曾在患者多种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心肌细胞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
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病患者多有野外作业史,潜伏期5~20天。
恙虫病的临床表现与症状
1.焦痂与溃疡
为本病之特征,可见于70%~100%患者,人被受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的恙螨幼虫叮咬后,局部随后出现红色丘疹,不痛不痒,继成水疱。
然后发生坏死和出血,随后结成黑色痂皮,称为焦痂,其边缘突起,周围有红晕,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可为2~15mm,多为4~10mm;
痂皮脱落后即成溃疡,其基底部为淡红色肉芽组织,起初常有血清样渗出液,随后逐渐减少,形成一个光洁的凹陷面。
偶有继发性化脓现象,多数患者仅有1个,偶见2~3个焦痂或溃疡,亦有多至11个的报告。
由于恙螨幼虫好侵袭人体的潮湿,气味较浓以及被压迫部位,故焦痂多见于腋窝,阴囊,外生殖器,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腰带压迫等处,但头,颈,胸,背,腹,乳房和四肢等部位亦有发现。
由于焦痂是恙螨幼虫叮咬,恙虫病立克次体入侵人体的部位,故理论上每个恙虫病患者都应有焦痂,约有30%的患者于洗澡,更衣时,可发现不痛不痒或稍带痒感的焦痂,而且常于发病前1~2周已发现。
2.淋巴结肿大
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常明显肿大,并常伴疼痛和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者也相当常见。
一般大者如鸽蛋,小者如蚕豆,可移动,多见于腹股沟,腋下,耳后等处,消肿较慢,常于疾病的恢复期仍可扪及。
3.出现皮疹
出现于病程的第2~8天,较多见于第4~6天,少数病例可于发病时即出现皮疹,或迟至第14天才出现皮疹。
发生率各地报告差别较大35.34%~100%,可能与就诊时病期不同有关,皮疹多呈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也有呈出血性者,无痒感,大小不一,直径为2~5mm。
多散布于躯干部,向四肢发展,面部很少,手掌和脚底部更少,极少数可融合呈麻疹样皮疹,多经3~7天后逐渐消退,不脱屑,但有色素沉着。
有时,于病程第7~10天可在口腔软,硬腭及颊部黏膜上发现黏膜疹或出血点。
有些流行区出现一些轻型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这些患者可能是过去曾被不同血清型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过的人,有一定交叉免疫力。
4.肝脾开始肿大
肝肿大约占10%~30%,脾肿大约占30%~50%,质软,表面平滑,无触压痛。
5.其他症状
舌尖的边缘呈现为红色,同时有白色或黄色的厚苔。眼结膜充血为常见体征之一,同时约5%患者可有结膜下出血,眼底可见静脉曲张,视盘边缘模糊,水肿,也可见眼底出血。
部分患者皮肤会充血,所以会有全身皮肤潮红的现象。心肌炎算是比较常见的,心率可达120次/min以上,心音,脉搏皆弱,心电图可呈T波低平或倒置,或发生传导阻滞现象。
重型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与循环衰竭,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而异,轻者可无明显体征,重型患者可发生间质性肺炎,以呼吸困难为主,可出现发绀现象。
若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则可闻干,湿性啰音,此外,亦可发生全身性感觉过敏,睾丸肿痛,阴囊肿大压痛,腰痛和腹胀等现象。
恙虫病的并发症
有支气管肺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脑炎、胸膜炎、中耳炎、腮腺炎、流产、血栓性静脉炎、DIC、感染性休克等。
有时候会有出血的症状、血管内溶血等,国内所见的并发症较少,多见支气管肺炎和心血管功能不全。
易与恙虫病混淆的病症
一、伤寒
起病徐缓,表情淡漠,有少数玫瑰疹,无焦痂溃疡,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肥达氏反应阳性,外斐氏反应阴性。
二、斑疹伤寒
多见于冬季,无焦痂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外斐氏反应OX19阳性,OXk阴性,普氏或摩氏立克次体为抗原作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三、钩端螺旋体病
腓肠肌痛疼明显,无焦痂、溃疡及皮疹。血片中可找到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补体结合试验阳和乳胶凝集试验阳性。
四、皮肤炭疽
有牲畜接触史,病变多见于外露部位,毒血症状轻,无皮疹,血象白细胞总数多增高,取分泌物可查及炭疽杆菌,外斐氏反应阴性。
恙虫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羌虫病的治疗原则
病人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保持大便畅通,尿量为2000ml/d左右。对 恙虫病患者越早诊治,疗效越好。
然而,当恙虫病患者的病程进入第2周后,临床表现则显著加重,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和明显的出血倾向。
当病程进人第3周后, 除病情明显加重外,抗菌药物治疗的疗效亦较差,患者的体温常需3~5天才能逐渐降至正常。
少数患者可出现复发,复发时不再出现焦痂,应用与首次发病相同的 抗菌药物治疗同样有效。
二、羌虫病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进半流质,必要时可给予解热镇痛剂,重症患者或并发心肌炎、脑膜炎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2.病原治疗
氯霉素和四环素族对本病有特效。
大环内酯类
包括红霉素ery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克拉 红霉素等,对恙虫病有良好疗效。
对儿童患者和妊娠患者,宜选用大环内酯类作病原治疗,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红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1.2g/d,儿童25~30mg/d,每天分3次或4次服用,或分2次或3次静脉滴注。
罗红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300mg/d,儿童体重12~23kg,100mg/d,24~40kg,200mg/d,分2次口服,首次剂量可加倍。
阿奇霉素,成人剂量为0.25g,1次/d,口服,首次剂量可加倍。
克拉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500mg,2次/d,口服,退热后可改为每次口服250mg。
患者多于用药后24h之内快速退热,疗程均为8~10天。明 显肝功能损害者不宜应用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
氯霉素对恙虫病有良好疗效。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
每日剂量可作静脉滴注或分4次口服,患者多于用药后24h之内快速退热,退热后剂量减半,继续用7~10天,以免复发。
因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有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 能性,故不宜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氯霉素还会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应密切留意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氯霉素。
喹诺酮类
包括氧氟沙星ofloxac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氟罗沙星 fler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依诺沙星enoxacin、司帕沙星spara等。目前较常用的是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成人剂量为0.2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环丙沙星成人剂量为0.25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
必要时可作静脉滴注,疗程均为8~10天。8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喹诺酮类。
四环素类
包括四环素tetracycline、多西环素doxycycline、米诺环素minocycline等,对恙虫病亦有良好疗效。
四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分4次口服。
多西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g/d,儿童4mg /kg?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
米诺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 g/d,儿童4mg/kg?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
疗程均为8~10天。8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四环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