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
1生物分类
桑黄,别名猢狲眼、桑耳、针层孔菌、桑臣、桑黄菇、桑寄生、树鸡、桑黄菰、梅树菌,
2形态特征桑黄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2-12*3-21厘米,厚1.5-10厘米,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深肉桂色至浅咖啡色,下侧无子实层.菌肉深咖啡色,硬,木质.菌管与菌肉近同色,多层,但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锈褐色至酱色,圆形,每毫米4-5个.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6*3-4微米.刚毛顶端尖锐,基部膨大,10-25*5-7微米.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微米。3生长习性- 桑黄通常寄生于桑树、松树、杨树、桦树、栎树等树身腐朽之处,造成心材白腐,多年生。古人称之为“树舌”。
- 虽然寄生在树木上的真菌均可被称为“树舌”,但正宗的桑黄只寄生于桑树上。其它则只能作为桑黄的替代品,且药效与桑黄有所不同。
- 桑黄已经能够进行人工栽培
- 尽管我国古代中医经典早已记载了桑黄及其宝贵的药用价值,但国内市场至今尚无一只真正的桑黄类药品,而只有几种桑黄保健品 。
- 在韩国与日本, 桑黄及其人工菌丝体培养物早 已发展成为产供销一体的新产业。 除桑黄发酵菌丝体外,日、韩两国还开发出各种桑黄子实体经破壁后加工成超微粉末胶囊类口服产品,主要用于治疗对降糖西药无效的顽固性高血糖病人。这也是桑黄类制剂的又一新应用领域。
- 全球的桑黄类保健品的年销售总额大约为5亿~10亿美元 。美国也是桑黄类产品的消费大国, 据悉,美国大约从2000年开始从日、韩两国进口桑黄破壁超微粉用于分装胶囊出售,市场上已有包括桑黄多糖、桑黄子实体超细粉末、桑黄纯菌丝体粉末等数十种产品销售。